平凡的清穿日子分节 6

Loeva / 著
 加书签  滚屏 朗读

虽然很想知答案,但都已经了,无论这是个什么世界,都回去了,只好既之,则安之,随遇而安吧。

【收藏敖婿文库,防止丢失阅读度】

端宁到丁先生课已有好几个月了,功课比起之自然是益了许多。但小孩子心,未免贪。在自己家里用功是回事,每天起早学又是另回事了,现在连和朋友们乐的时间都没有。如果认真,先生还会打板子。是嘱咐的,先生严厉管,而且每隔几天检查的功课,本没机会懒。在这样的,虽然端宁的确有了步,但也起了逆反之心,凡事只达到,就得更好,因此的功课期只于中平,却打算更用功了。

这天端宁学回,天尚早,留在间里看书,刻钟才翻得页,眼睛倒是往窗户外头看得多些。正百无聊赖之际,忽然看见小淑宁摇摇晃晃地走了,小手对笑:“~~”

端宁眉开眼笑地,起淑宁:“怎么了?可好久没跟了。”

什么?”

功课呢,正看书。”端宁坐回座位,指着桌的书本纸张给瞧。

“指得好,正好了。”淑宁暗暗想指着纸个字,问:“这是字吗?是什么字?”

“这个呀,是‘远’字,是很远很远的地方的意思。”

“那这个呢?”

“这个是‘亦’字。”

“这个,这个呢?”

端宁很惊奇地发现,只有两岁多的小非常聪明,无论是什么字,只就能记住。有两次念了字,居然被指正了。这真是太没面子了!都七岁了,居然还如两岁的小丫头?!!!真是奇耻!!!决定发奋努,绝对可以再被念了字!!!

小孩子心思简单,端宁这个真小孩很易地就被淑宁这个西贝货给住了,但每天放学回认字,而且自己还学得更加认真了。以偶尔会现的字,再也没有,对于先生的经史名篇,也渐渐熟悉起,虽然算十分优秀,比起原那勉强关的成绩,已算得是飞跃步。张保几次从丁先生听到赞扬,都到十分欣。回家告诉佟氏,更是让得破例桌好吃的,劳读书辛苦的子。

端宁认字的事,个月就曝光了。幸运的是,张保和佟氏都没有阻止,只是为了增加端宁的学业负担,把这个任务转给了佟氏。

端宁原本给淑宁的,都是自己的功课,是《论语》。但佟氏接鞭,却从《三字经》、《百家姓》起。淑宁早在世就学这些,但郁闷归郁闷,还是得乖乖地重头再学遍。所幸学得很,没多久,佟氏就开始些简单地汉字了。

这年的夏天发生了事——皇了。佟氏与这位新封的皇是同族姐,小时候也常见面,因此难了好几天。由于国丧,未三个月所有有爵位的家都婚嫁,止宴乐,京里许多家都纷纷遣散家养的乐伎优伶,有些家就把这些小戏子转成了丫环小厮使唤。伯爵府也例外,子增加了手。手的充足使得二嫫没了用武之地,于是又回奉天了。

中秋夕,又到了礼回京的时候了。虽然国丧期间办,但节礼还是能少的,佟氏省吃俭用了个月,张罗了车东西让回京城。福回奉天时,就带了二嫫回,顺的,还有位三十多岁的汉子,成昆。是金庸老爷子笔的那位徒,而是营退伍兵名——伯爵府给小端宁当骑习的老师是也。

可把端宁乐了。终于再需整天坐在书桌啃四书五经练字了。有了张保的命令,每天放学回都能在外头骑半个时辰的马。等些,时间还会加,而且还有机会学箭、刀和打猎。这怎么能奋呢?

这位成昆老师,虽然有些沉默寡言,也有些跛,看着似乎有点落魄,好像太可靠的样子,但实在是有真本事的。骑术好是用说了,到十天,连盛京将军都知张保家位骑术手了,除此之外,箭还百发百中,百步穿杨、百步穿铜钱等等都在话,难得的是还会三连发、五连发,还发发中心。这样的手,伯爵府是怎么找到的

成昆说话,但也耐住别磨,到底还是透点,加从几个新的回屯旗那里打听到的消息,终于知历。

是京郊营的个小军官,因为本领强,已到了把总,但耿直,又会讨好官,对属又严,所以在军中颇受排挤。去年秋天时,营办事,见到有权贵子对卖唱的女,就。谁知那对速逃走了,那帮权贵子丢了美,拿气,难敌对方众,被打断了。回营头,还埋怨多管闲事。因为没什么关心才发现去自己有多失败,于是觉得心灰意冷。严重,断了的接回,还是有些跛,头认为能再军官,就给了遣散银子,让自行谋生去,却把的缺拿的积蓄都拿去付医药费了,几两遣散银又能什么?所幸有个昔同乡帮保,又曾有盛名,才得以了伯爵府当个骑。但格还是如往的耿直,受排挤。这次三爷张保写信回京子找个师都当是个苦差事,怕去奉天跟着个了头的三爷,就再也没有了程,所以无敢应,最把成昆推当了冤头。

张保知此事,倒有些佩的为,对的遭遇也很同,因此对很客气,还吩咐全家,对成师能怠慢。

成昆原以为了以会受苦,料这份差事松得很,主家也很和气,们都排挤,倒觉得比往京中更心。心中,就打起十二分导端宁少爷,把磨得够呛。

二嫫的回归并没有让佟氏有所担心。今时同往,这半年功夫,女都在边成,女又已懂了事,再像以那样,时刻都照顾,就算现在二嫫回,也必担心会抢走女的敬了,因此佟氏在面对二嫫时,比从和颜悦了许多。

相反,二嫫却憔悴了少,三十岁许,原本的头乌丝已了几缕银,倒让佟氏惊,连忙问是怎么回事。二嫫眼圈,呜咽着说缘故。

那个小女,自幼弱多病,虽然有了边照顾,但还是在六月中夭折了。二嫫自女就与分离,直到去年除夕才再见到,才相聚半年,就天永隔,受打神比以差多了。佟氏听讲得伤心,自己也是的,也忍住流了几滴泪,声安:“也别太伤心,是个好孩子,天必保佑投生个好家,辈子说定怎么享福呢。”

二嫫哭着给佟氏跪了:“多谢三这话。若是您开恩,让婢回去与家团聚,婢恐怕见到女面。如今但能程,还能陪了这半年。婢这辈子都会忘记恩,就算马,也会报答您的。”

佟氏连忙扶起,又去绞帕子给脸,说:“必行这样礼,是个可靠。以就安心待在这里,每年都让年礼回去,等子再些,就让调到咱们这边,可好?”

说得二嫫喜,连忙又跪了。佟氏扶起,又安几句,就去喊淑宁。

淑宁,见到二嫫,先是愣了,想喊,又忍住了,瞄了佟氏眼,只见淡淡地笑着,只问:“认得是谁?”淑宁想了想,小心说:“瞧着眼熟,只怕认错了。”二嫫忙:“小妞妞记得了?是二嫫呀。”瞧着淑宁,倒想起去的女,眼里地都是。淑宁悄悄瞄了佟氏眼,淡淡地说:“原是二嫫,没认。”二嫫只是拉着的手看,问些别的琐事。

佟氏直都笑眯眯地,只偶尔句话,,就二嫫先去休息了。

淑宁瞧着的背影,回甜甜地笑着对说:“额,您今可安好?”

正文 十、疑史

更新时间:2008-8-4 4:02:27 本章字数:3384

时光飞逝,转眼已了三年,如今淑宁有五岁多了。虽然低调,但有个成年的灵,怎么装也是会漏馅的,幸好的表现还算太格,家只以为是稍微比常聪慧些而已。

其实能顺利地引起家疑心,倒多谢位堂姐。京中伯爵府里的的次女婉宁,是仅有的位嫡女,美丽聪慧,多才多艺,又从小就会讨辈欢心,虽然只比淑宁两岁,已是京中有名的神童才女,名声传得连宫里的贵们都知了,太皇太还曾经宫里见。全家说起这位小小姐,都只有好话的。因为这位姐姐太,比普通小女孩聪明许多的淑宁反倒起眼了。连知自家女比别家的强的张保和佟氏,都在惋惜的婉宁,这倒让淑宁安心许多。反倒是如命的端宁,对二堂的名声顾,有问起,也只说:“最强。”旁只当笑置之。

其实端宁对如此有信心,是有缘故的。自从将就没再的学业,结果段时间,惊奇地发现,淑宁已经开始读成年读的书,并每天练写字了,而那时到四岁。

淑宁在自己的学业安排方面非常自律。

张保每天勤于办差,因此五更就起,卯时已到了衙门。全家都跟着早起,连端宁也因为读书而早早起。原本淑宁年纪最小,可以晚些,但还是跟着五更就醒了。醒,就是之类的,梳洗,先是到请安,再是全家吃早饭。饭张保去差,端宁去温习功课,个时辰就去先生家。佟氏回安排天的家事,淑宁就跟着,先是自己看书,遇到懂的就问。佟氏小时候跟着生几年书,算是官宦中比较少有的有学识的般的问题都可以回答。淑宁学两个时辰,等佟氏安排好家事,就开始学规矩。每学习怎么走路、行礼,遇到什么说什么话,吃饭喝有什么规矩等等。这起码个时辰,接着就是午饭了。之,佟氏,淑宁也会午休。起,就到院子里走走,然字。练字的时间是随着年岁渐逐渐增加的。等练得累了,就在中跟二嫫学针线女,或是找说话。端宁申时二刻放学回家,而张保每天都到酉时才回吃完饭稍稍闲聊阵,然张保开始蒙文字。更天,全家才会歇

淑宁每天都得极其充实,只是学规矩这点让有点烦恼。佟氏在这方面对女极严。本是庶,自小重视,也受婆家眼,如今离家在外,迟早回到家族里去,万女到时被其的孩子比就更没脸了,因此对孩子们的养非常重视,务必育成文武全才,将女培养成完美的淑女。但这些东西对于现代灵的淑宁说,是十分苦的折磨。还没办法反抗,而且这些东西虽然烦琐,所谓习惯了就好,渐渐地也就再排斥,甚至因为每天都练习,那些作与各种注意事项,早已刻骨头里,形成条件反了。礼仪举止方面的表现,给个好:只顺了佟氏的眼,什么事,基本会受到阻碍。喜欢到里翻书,佟氏也只是叮嘱句别了书本,就让去了。

在这种,淑宁获得了独自在书里翻阅史书的机会。

张保是个读书,平往的也多是文职官员,在奉天住了几年,家中已有少藏书。除了四书五经和各种时宪书籍,就算史书最多。淑宁通常拿显易懂的书掩饰,暗地里却查阅那些部头。越看书记载的历史,就越觉得糊。这个世界似乎与所知的历史有很多样的地方,历史的发展可以说曾经发生多次岔,但奇怪的是,总会拐回原

比如说,三国时的汉献帝,再是原历史碌碌无为的受气包,反而是十分明强代明君,了很多事,把三国时期的百年纷争局面了。但的继任却因为偏听偏信,导致朝臣独揽权,经几十年的混局面,司马家族成功发,开创了晋朝。

再比如说,唐朝的宗年间,虽然武皇依然预朝政,但唐宗李治却没有得重病,也没有把朝政给老婆,所以女皇帝没有现。继承宗皇位的原应该掉的太子李贤,因为没有子肆,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李旦,然李旦的子李隆基当了太子,于是历史的车轨在稍稍拐了个弯,又再拐回原

再比如,北宋神宗时期,王安石法本应导致朝廷争,但却意外地没有产生严重的果,甚至连当时的国增强。当时的政界名中还现了“王静庵”的驸马,发明厉害的器,使得宋朝军队战增,把西夏都掉了。宋朝因此繁盛了百年,被称为“神宗中”。可惜之任皇帝命任皇帝则是没生子就突然病了,只好从宗室中选择继承,新皇帝的庙号也是徽宗,十分好书画丹青,以致朝政败。而同时蒙古却起,最还灭了北宋。,南宋就建立了。

这类的事发生好几次。淑宁虽然是历史专业的学生,但好歹看少穿越小说,已经开始有点木了。看穿越的,是真正历史的清朝,而是个类似于平行世界的历史的清朝。在这个世界,穿越是常常发生的。虽然,但穿越者几乎是横贯历史的每个时期。但无论们怎么改这个世界,历史总会回到原本的轨。或许会留些印记,些改,但的走向是样的。

淑宁知该怎样形容自己的心,此刻可以说是又悲又喜。悲的是所掌点历史知识看是靠住了。谁也会发生什么事,历史是会改的,虽然会回到正轨,但只个穿越者存在,就有可能改,而且穿越者常常有(自己就是个);喜的是,必担心自己的事改了历史,会导致有好的结果。曾经听说个理论,穿越者回到古代改历史,会产生连琐反应,导致的事全都发生改,甚至影响到了穿越者本生,那么就会完全消失在这个世界。这种理论对淑宁是有定影响的,但现在就再也必担心了,就算放开手自己想的事,也必担心会影响到未的自己(是在个世界,怕什么)。

中除了史书,还有几本讲述民生和各地风俗的书本,淑宁也翻看,倒是解决了几个直记在心头的疑问。比如说玻璃,原是北宋那位王驸马发明的东西,工艺直是由皇家保密的,虽然因为战而失传,却在明朝时复了。相传是从江南带开始,接着传到山东,然流入北直隶。起初也是奢侈品,多了,就越卖越贱,发展到普通家也用得起的地步。但清兵入关,许多玻璃匠逃到南方,又因为种种原因,折损极多,现在又成了贵重东西,只有富裕家才用得起了。

听着好像是《明朝五好家》。

大家正在读